基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制冷事故应急网络关键节点识别
马远然;王培怡;代宝乾;王瑜;为提升制冷系统的应急响应效率以减少事故损失,提出一种基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制冷事故响应措施——网络关键节点识别方法。首先,通过分析2000—2024年全国109起制冷事故报告,构建制冷事故响应措施网络模型;其次,通过多属性综合评价方法将紧密中心性、介数中心性、网页级别以及节点熵的综合度量结果定义为“节点质量”,并将网络中节点间的最短路径长度定义为“引力距离”;最后,基于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网络中各节点的引力值,并据此对节点进行排序以识别关键节点。结果表明:执行检测检查操作和安装安全防护系统是该网络中的关键节点,这些节点在事故处理过程中能够有效引导并推动后续响应措施的实施。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在关键节点识别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为决策者优化制冷事故的应急响应策略提供理论指导。
欧洲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钱洪伟;杜倩倩;尹香菊;近年来,大规模区域性的突发事件频发,给各国带来巨大挑战。由于多语言、多种族构成的语言结构的复杂性,各国在处置突发事件与普及灾害信息时面临语言障碍。因此,应急语言服务的运用逐渐受到公众关注。通过分析俄罗斯、英国、德国、土耳其和法国5个欧洲国家的应急语言服务发展,从应急语言服务政策和法律制定、应急语言服务主体建设及应急语言人才培养等角度出发,探讨这些国家应急语言服务的现状和未来趋势。研究发现:政策法律体系为应急语言服务提供法律保障,服务主体的确立确保服务有效实施,而人才培养则是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这些方面构成了应急语言服务的基石,为我国应急语言服务的构建和运用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存储场所检测验收体系构建及应用
贾海江;李洁;李冬雪;张杰;赵明;针对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存储场所检测验收标准不系统、不全面的问题,本文以文献法结合存储场所实际需求,依据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对危险化学品分类的界定及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存储场所检测验收体系;将该体系应用于存储某易燃液体的封闭式存储场的检测验收中。结果显示:该存储场各项检测和评定结果均合格,符合安全生产和治安防范法律法规的要求。研究成果可从根本上降低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存储场所的安全风险。
基于AcciMap-AHP集成模型的建筑火灾多层级致因机理分析
何鸿森;刘宗权;何鑫哲;周锋伟;于景晓;为改变传统事故分析方法多侧重于定性描述,难以揭示致因因素间的系统关联与层级交互机制的弊端,提升建筑火灾致因分析的系统性与精度,本文创新性地将系统事故分析模型(AcciMap)与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构建AcciMap-AHP集成分析框架。以北京长峰医院“4.18”重大火灾事故为案例,运用AcciMap模型识别6个层级的致因因素,构建系统性因果路径,并结合AHP方法对各因素权重进行量化评估。结果显示:违规操作为影响最大的关键因素,反映出微观失范与宏观监管失效的协同致因特征。所构建的AcciMap-AHP模型为火灾风险识别与排序提供了系统化工具,助力科学制定消防安全管理策略。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司机岗位胜任力评估研究
高卓璇;马远然;王瑜;张晋;代宝乾;为构建多维度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司机岗位胜任力评估体系,揭示列车司机个体特征与岗位胜任力间的动态关系,精准识别列车司机岗位胜任力薄弱模块并制定改进策略,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构建评估模型,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列车司机岗位胜任力评估结果展开量化分析。研究聚焦规范体系、专业技能与应急管理等核心模块,深入探究个体特征与岗位胜任力表现间的关联性,系统辨识岗位胜任力薄弱模块。结果表明:年龄、学历及岗位工作年限是评估成绩的显著影响因素(p<0.05),共同解释了72.3%的成绩差异;薄弱模块集中体现在法律法规、企业文化及车辆知识模块。据此提出分级培训体系优化与岗位动态匹配机制等针对性改进对策,为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优化人才管理、提升运营安全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
